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认监委可查
武老师15383615001
ISO 45001 认证的背景与发展
(一)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严峻现状
全球范围内,职业健康安全事故频发,给员工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每年因工作相关的事故和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受伤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从建筑施工中的高处坠落、机械操作中的意外伤害,到化工行业的化学物质泄漏、粉尘污染引发的职业病等,各类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标准的演变与发展
ISO 45001 的前身是 OHSAS 18001 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原有的 OHSAS 18001 已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和社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启动了 ISO 45001 的制定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各方专家的共同努力,ISO 45001 标准于 2018 年正式发布,它整合了国际上先进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取代了 OHSAS 18001,成为全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领域的新标杆。
二、ISO 45001 认证的核心内容与要求
(一)高阶结构与兼容性
ISO 45001 采用了与其他 ISO 管理体系标准(如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一致的高阶结构(HLS)。这种统一的结构使得企业在整合多个管理体系时更加便捷,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冲突和重复,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例如,在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通用要素方面,企业可以采用相同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风险管理与预防为主的理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企业需全面、系统地识别工作场所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例如,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中,不仅要考虑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机械伤害、噪声危害,还要关注员工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可能引发的心理压力问题。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确定重大风险,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企业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如安装防护装置、改进工艺流程)、管理措施(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培训教育)、个体防护措施(如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等。以化工企业为例,对于存在化学物质泄漏风险的区域,企业可以通过安装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工程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以及为员工配备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个体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持续监测与改进: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持续监测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新的危险源和风险变化情况。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日常的安全检查等手段,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
(三)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
高层领导的承诺与支持:企业高层领导在 ISO 45001 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明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为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同时,高层领导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为全体员工树立榜样。例如,企业的 CEO 可以定期参加安全会议,亲自参与安全检查,向员工传达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视。
全员参与意识的培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企业要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自己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改进等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企业可以设立安全奖励制度,对提出有效安全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四)法律法规与合规性管理
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获取: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识别适用于自身业务活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等。例如,建筑企业需要关注《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各类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化工企业则要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企业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网站、行业协会资讯、专业法律数据库等渠道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
合规性评价与监控:定期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合规性评价,检查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发现的不合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企业始终处于合法合规的运营状态。同时,建立合规性监控机制,持续跟踪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适应法律法规的更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