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认监委可查
武老师15383615001
ISO45001 认证的核心要求与内容
(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方向,它体现了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和追求。方针应明确、简洁,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例如,某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致力于消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化工产品。” 方针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宣传和贯彻,还应向外部相关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企业需要全面、系统地识别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等方面的危险因素。例如,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等是常见的物理性危险源;而在化工企业中,易燃易爆化学品的泄漏、中毒等则是主要的化学性危险源。企业可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故障树分析(FTA)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风险程度的大小。风险评价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两个因素。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等。通过风险评价,企业能够确定哪些危险源需要优先采取控制措施,以及采取何种程度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企业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控制措施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例如,对于高处作业的风险,企业可通过安装防护栏、使用安全绳等工程技术措施来降低风险;同时,制定严格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以及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等管理、培训和个体防护措施也必不可少。
(三)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企业必须识别适用于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要求,并确保在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这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企业与相关方签订的合同中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的条款等。企业应建立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及时跟踪其变化情况,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员工,确保企业的各项活动始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目标与方案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定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详细的方案。目标应明确、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例如,某企业设定的目标为 “在未来一年内,将工伤事故发生率降低 20%”。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制定的方案可能包括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并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时间和资源需求等。
(五)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企业应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同时,各部门和岗位的人员也应清楚自己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积极参与到体系的运行中来。例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检查等工作;生产部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等。
(六)能力、培训和意识
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能力来履行其职业健康安全职责。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培训内容可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职业健康知识等。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使员工认识到自身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来。
(七)沟通、参与和协商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相关方之间能够就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如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事故调查等活动,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此外,企业还应与外部相关方,如供应商、承包商、客户等进行协商,共同关注和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八)文件控制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企业应制定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修订、作废等流程,确保员工能够及时获取和使用有效的文件,同时防止使用过期或作废的文件。
(九)运行控制
对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关的运行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这些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企业应识别关键的运行活动,如设备操作、危险作业、化学品管理等,并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和操作规程。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和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对运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项。
(十)应急准备和响应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等。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企业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掌握应急逃生和救援的技能,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一)绩效评价
定期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对目标实现情况的监测和测量等。内部审核是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自我检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管理评审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全面评价,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确定体系的改进方向和措施。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对目标实现情况的监测和测量,评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十二)改进
持续改进是 ISO45001 标准的核心思想之一。企业应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识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改进机会,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其他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改进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切实解决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