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认监委可查
武老师15383615001
HACCP 认证,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是一种科学、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以下是对 HACCP 认证的详细介绍:
起源与发展1
创立阶段:HACCP 系统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 Pillsbury 公司 H. Bauman 博士等与宇航局和美国陆军 Natick 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航天食品中。1971 年在美国第一次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提出了 HACCP 原理,立即被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接受,并决定在低酸罐头食品的 GMP 中采用。
应用阶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80 年代后期大力推荐 HACCP 体系。1993 年,FAO/WHO 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了《HACCP 体系应用准则》,1997 年颁发了新版法典指南《HACCP 体系及其应用准则》。此后,HACCP 体系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纷纷推广和采纳,并分别颁发了相应法规。
定义与宗旨1
定义:国家标准 GB/T15091 - 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 HACCP 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国际标准 CAC/RCP - 1《食品卫生通则 1997 修订 3 版》对 HACCP 的定义为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
宗旨:HACCP 是一种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预防性体系,用来使食品安全危害风险降低到最小或可接受的水平,预测和防止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防患于未然,降低产品损耗。
核心要素3
危害分析:对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包括生物性危害,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化学性危害,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物理性危害,如异物混入等。
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根据危害分析的结果,确定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这些点是能够预防、消除或降低食品安全危害到可接受水平的环节。
关键限值的设定:为每个关键控制点设定关键限值,这是确保食品安全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或标准。
监控程序:建立有效的监控程序,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持续的监控,以确保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纠正措施:当监控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相应的纠偏行动,以消除或减少危害,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验证程序:定期对 HACCP 体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包括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监控设备的校准等活动的验证。
记录系统:建立关于所有适用程序和这些原理及其应用的记录系统,包括危害分析记录、关键控制点监控记录、纠正措施记录等,以便于追溯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