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 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津辰标准(天津)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有认证相关问题欢迎咨询

天津ISO9001认证机构 津辰标准认证 津辰标准(天津)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体系认证一站式服务专业机构出证,认监委可查

津辰标准认证-全国服务电话199-3586-9001
您的位置: 津辰标准认证 >> 认证服务 >> ISO14001

ISO14001 标准核心内容

浏览量:7时间:2025-03-07

武老师153--8361--5001

ISO14001 标准核心内容

(一)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组织对其环境绩效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的声明,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方针应清晰地表达组织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包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的承诺以及预防污染的承诺。例如,某制造企业的环境方针可能表述为 “遵守环保法规,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致力于打造绿色工厂,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组织的高层管理者需亲自制定并签署环境方针,确保其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沟通与理解,并向外部相关方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

(二)策划

  1. 环境因素:组织需全面、系统地识别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运输与销售,直至产品最终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例如,一家印刷厂在识别环境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印刷过程中油墨挥发产生的大气污染、纸张消耗带来的森林资源影响,还要考虑设备运行的能源消耗、废油墨桶和废纸的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将成为组织制定环境目标和管理方案的重点关注对象。

  1.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组织必须及时获取、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相应的程序确保能够跟踪法规的变化。例如,环保税法的实施要求企业准确核算应税污染物排放量并依法纳税;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了对工业废气排放浓度和总量的限制,企业需及时了解并调整自身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措施以满足这些法规要求。

  1. 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基于环境方针和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制定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SMART 原则)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例如,一家化工企业设定在未来一年内将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降低 10% 的目标,并将此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如通过改进污水处理工艺,使每月 COD 平均排放浓度不超过某一数值。为实现这些目标和指标,组织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实施步骤和时间进度安排等。

(三)支持

  1. 资源:组织应确保具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等。例如,为进行环境监测,企业需配备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和先进的监测设备;为研发更环保的生产技术,需投入资金用于技术研发项目和人才引进。

  1. 能力、培训和意识:组织要确定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提供相应的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人员具备这些能力。同时,要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使其了解环境方针、自身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职责以及所从事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对涉及危险废物处理的岗位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等。

  1. 信息交流:组织需建立有效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机制。内部信息交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相关信息在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得到及时、准确的传递与沟通,如通过定期召开环境管理会议、内部公告栏、电子邮件等方式传达环境绩效情况、环保法规更新等信息。外部信息交流则使组织能够与外部相关方(如政府环保部门、社区居民、供应商、客户等)就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回应相关方的关切,如企业向公众发布年度环境报告,说明其环境绩效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 文件化信息:环境管理体系需要形成一系列文件化信息,包括环境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这些文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和组织的具体环境管理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例如,程序文件规定了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流程和方法,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如何正确操作污染治理设备等,记录则用于证明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如环境监测记录、培训记录等。

(四)运行

  1. 运行策划与控制:组织对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进行策划和控制,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这包括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对采购、生产、设备维护、产品交付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例如,在采购环节,优先选择环保型原材料供应商,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环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控制生产参数,减少污染物产生;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污染物泄漏等环境事故。

  1. 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应识别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潜在的环境事故,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与外部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方式等。同时,组织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检验和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并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例如,企业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员工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环境影响。

(五)绩效评价

  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组织建立并实施一套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程序,对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如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能源消耗数据、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等,判断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的改善情况。例如,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废气排放浓度,定期统计分析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产品能耗,与设定的目标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

  1. 内部审核:组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检查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 ISO14001 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内部审核由经过培训的内审员组成审核小组,按照预定的审核计划和检查表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审核。通过内部审核,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促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全面评价。管理评审通常每年进行一次,评审输入包括环境方针的贯彻情况、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相关方反馈意见、法律法规变化等信息。通过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方向和重大决策做出判断和决定,如调整环境方针、修订环境目标指标、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等。

(六)改进

  1.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当组织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不符合情况(如违反环保法规、未达到环境目标指标、运行控制程序执行不到位等)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符合产生的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例如,某企业在环境监测中发现废气排放超标,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查找超标原因,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同类设备进行排查,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

  1.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之一。组织应不断寻求改进环境绩效的机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等方式,持续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环境绩效的逐步提升。例如,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发现并实施了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如改进生产流程减少原材料浪费、安装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等,从而不断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由津辰标准(天津)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害您的利益,可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本文标题:ISO14001 标准核心内容

本文地址:http://jcbz.9001sdkj.com/iso14001/911.html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

199-3586-900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99-3586-9001

客服微信
线